浙江省农业新品种(茶树)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9年度考核会召开


2019年,课题组围绕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机采、高香、红绿兼制、氮高效、特色专用、早生优质等新品种选育,茶树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公共鉴定评价平台建设以及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与新品种示范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共登记2个茶树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3个,申报品种登记3个,申报新品种权保护10个;收集种质资源76份;授权发明专利3项,颁布地方标准1套,发表论文21篇;建立原种母本园5个共607亩,具备年繁育1.2亿株茶苗的原种供应能力;推广新品种4.48万亩,使全省茶树无性系比例提高到74.54%,走在了全国绿茶主产省前列,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浙江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邵晖副处长充分肯定了项目牵头单位及各课题主持人所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项目和课题牵头单位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利用绩效评价为杠杆,总结凝练种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带领子课题对照指标和任务,认真总结好专项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同时,提前谋划“十四五”的课题设置,保障“十四五”的顺利起航。茶树育种专项要以目标为导向,围绕支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等展开,满足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对品种的多元化需求,认真布局“十四五”。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总负责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戚行江副院长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茶产业在农民增收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上的独特作用,在育种目标上要满足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茶树育种协作组首席专家杨亚军研究员要求各课题要对标任务书的要求,查漏补缺,确保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尤其要加快品种登记,在育成品种时更要注重品种的生产价值。(作者:王新超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