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中国证监会先后发布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的招股说明书,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中国茶企就有过一波上市的冲动,喊出“上市”口号的茶企很多,更有几家茶企启动了上市程序,可惜都无功而返,倒是有数家茶企以借壳的方式上市了,但上市后的表现都令人失望。
图1:当时媒体对茶企上市的关注
2012年,安溪铁观音集团披露上市申请,希望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折戟,致使“安铁”元气大伤,不久便陷入破产重组的境地。
同年,华祥苑茶业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但2012年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各级政府开启反腐节奏,以政务礼品茶为主的茶企业遭遇销售寒流,加上在网络上被爆出几条负面消息,2013年华祥苑茶业悄然终止了上市之路。
2013年,八马茶业获得超过1亿的股权融资,IDG资本、天图资本、同伟创业创投、天玑星投资等4大风投机构同时注资八马茶业,上市意图明显。但当时的八马茶业还是垂直品牌模式,欧阳道坤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八马茶业上市“不可能,难度很大,可能性极小”。
2014年,新三板起航,谢裕大茶业捷足先登,成为第一家新三板上市茶企,接着茶乾坤、黑美人、雅安茶厂、白茶股份、八马茶业、七彩云南、中吉号、松萝茶业、抱儿钟秀等一批茶企相继挂牌新三板,试图通过新三板获得股权融资后再登录主板,然而,新三板并未出现茶板块的股权交易,于是在挂牌仅3-4年后,多家茶企相继摘牌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三板挂牌的茶企业都依规公布财务报表,这对观察和研究中国茶企的经营状况打开了一扇小窗口。
关于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的上市话题,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先生先后接受《时代周报》、《经济观察报》、《中国新闻周刊》三家媒体的采访,欧阳道坤先生对两家企业的上市抱有很高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茶企上市的担忧。
欧阳道坤先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化是限制茶企冲刺A股的重要因素,茶叶需求没有那么刚性,经营单一品类的茶企有可预见的天花板。”
欧阳道坤先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中国茶有较明显的农产品特点,难以实现机械化和标准化,且茶企经营产品链较长,管理欠缺规范,使得行业外资本无心进入,茶企很难迈入资本市场。
关于茶企上市的话题,可以将欧阳道坤的核心观点归纳为三点:
01、茶企的中短期成长性不够
中国茶叶小品类多达数百种,饮茶市场呈高度碎片状,生产与经营单一茶类的垂直品牌企业难以获得快速且持续的规模增长。
同时,中国茶园的分散状态使得茶企业很快遭遇供应链“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后,甚至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难解之困。
此外,垂直品牌茶企大都坐落在产茶区的县、市级城市,很难组建起现代化经营团队,尤其难以招募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适人才。
上述三大要素制约着茶企的中短期成长性,中短期的成长性不够,茶企就拿不出好看的财务报表。
02、茶企的长期成长有可预见天花板
按照中国名优茶的定义,其种植区域都有明确和严格的界限,所以,生产和经营单一品类名优茶的垂直品牌企业有着理论上的产能天花板,何况任何一个名优茶的产能都是被当地众多的茶农、茶商和茶企所共享的,不可能被一家或几家茶企所独占。
垂直品牌的模式,茶企在理论上有着可预见的产能天花板,茶企也就无法描绘发展蓝图和盈利预期。
茶企如何突破垂直品牌的天花板,这是另外的问题了。
03、茶企的管理规范性不足
传统茶企基本上都是集茶叶的科研、种植、加工、品牌、渠道、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这种产业链模式因为跨度太大,加上茶叶产品的低标准化特点,使得企业规范管理及现代化治理的难度很大。
一家管理难以规范、经营不能透明的企业,外部资本就不可能进入,更不可能走向公众化的股市,甚至难以进行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
关于中茶股份和澜沧古茶
中茶股份:
老牌央企,2017年成功完成“混改”,并提出“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混改”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为中茶的营业收入带来显著增长,但红利没有持续太久,第一个战略目标也没有实现。
中茶是多茶类经营,在广西、云南、湖南、厦门、福州、安徽等省市均建有分公司,而且各个分公司的产品线齐全,从长远来看,中茶成长的天花板比较高。
但是,中茶各个分公司都是独立经营,甚至各自为政,从生产到渠道和销售自成一体,而且各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只是都用了中粮集团和中茶集团进行品牌背书。
中茶上市应该没有悬念,上市成功后,中茶应该下决心进行内部重组、着手解决经营分散、产品老气、品牌老化且不统一等诸多老大难问题。
澜沧古茶:
老牌民企,规模较中茶要小很多,聚焦于普洱茶,因为管理团队在经营理念、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品牌营销、管理规范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澜沧古茶近几年发展较快。
值得一提的是,澜沧古茶把营销总部建在广州市。
从产品结构上说,澜沧古茶并非把传统普洱茶作为唯一品类,他们坚持做消费品,不仅成功打造了传统普洱茶的单品,而且开发了普洱茶+系列产品,成功开发出花式普洱系列,如菊花普洱、玫瑰普洱、古茶花普洱、茉莉普洱等产品,尤其是他们开发的小青柑、杯泡茶和陈皮普洱,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应,产品的市场空间具有了更大的想象力。
虽然财务报表比较好看,但澜沧古茶依然面临竞争压力,公司产销规模偏小,其品牌推广不够、渠道拓展不足、产品线过于繁杂、品牌结构不清晰等问题亟待解决。
顺便说明,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全国832个贫困县中企业IPO、新三板挂牌、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开辟了绿色通道。而澜沧古茶的注册地是澜沧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注册制来了,茶企在哪里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划时代的事件,或者说,中国资本市场将会以注册制面市为节点,分为“注册制之前”和“注册制之后”两个时代。
然而注册上市的第一波企业中,茶企再次缺席,甚至没有引起茶行业的热情关注,也许经过十多年资本市场的洗礼,中国茶企更加理性,也更加谨慎。而注册制是否会给茶企拥抱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会,我们应该期待!(资料来源:茶业商学院)